学校第十五届525心理文化节圆满收官
为落实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实施方案》要求,学警心理发展中心以“五育融合启智润心,藏蓝青春逐梦向阳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开展第十五届525心理文化节系列活动。此次活动以“五育并举”为抓手,通过七大主题活动构建起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育人体系。
一、以德育心:筑牢生命根基,厚植从警初心
“生命教育是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。”5月28日,学校邀请大连理工大学胡月教授作了以“挫折应对与珍爱生命”为主题的讲座,在塔湾校区俱乐部礼堂拉开此次文化节的德育篇章。讲座紧扣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点,通过剖析警察职业面临的心理挑战,系统阐释生命价值与心理韧性的辩证关系。
二、以智慧心:诗词飞花传雅韵,信笺传情润心田
“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”——5月25日晚,塔湾校区学生食堂前的心理飞花令活动现场,参赛学子“友情温暖”“挫折成长”等主题对决中尽显智慧锋芒。三轮比拼既考验“心”“安”等单字诗词储备,更要求选手阐释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等名句的心理疗愈价值。“当我用‘千磨万击还坚劲’回应挫折主题时,突然理解到古人的豁达与我们的内在心理调节竟是跨越千年的共鸣。”获奖选手的体会,印证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心理问题的解答力。
同日开展的“心笺寄语”明信片传递活动,则在蒲河与塔湾两校区架起情感桥梁。教职工与学生们在明信片上匿名传递的温暖话语中,既有“愿你保持藏蓝热忱”的职业期许,也有“考试加油”的日常鼓励。“收到一张写着‘藏蓝路上,你从不孤单’的明信片时,我突然感受到集体的心理支撑。”参与学生的分享,揭示出“以智慧心”活动在培育共情能力与团队意识中的独特价值。
三、以体强心:缤纷跑燃动青春,运动激活心能量
6月18日下午,塔湾校区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彩色风暴”。校园缤纷跑活动以“不拼速度,享受过程”为理念,串联起食堂、警观大道、图书馆等校园地标。参与者身着定制T恤,在黄、绿、红、粉、紫、蓝六色补给站接受“祝福手印”。“冲过终点时,志愿者给我按上蓝色手印,说‘蓝色代表冷静’,这让我想起战术训练中保持心理稳定的重要性。”参与学生将运动体验与职业素养培养自然联结。这场融合体育与心理的创意活动,巧妙将“释放压力、增强韧性”的心理目标融入运动过程。缤纷跑活动通过色彩互动与趣味设计,让学生在运动中体验积极情绪的生成机制,这正是“以体强心”的核心内涵。
四、以美润心:音画疗愈双绽放,院校协作谱新篇
当《海阔天空》的合唱声在两校区田径运动场回荡,5月29日与6月8日的校园心理音乐会成为青春思绪的回声场。台上奏响《我是如此相信》等曲目,台下荧光棒汇成星海,穿插的心理拓展游戏让千人同场完成“情绪传递”挑战,那一刻的音乐勾勒出警院人荣誉感和归属感的共鸣。
更具创新意义的是6月18日举办的非遗漆扇与流体画制作活动。学警心理发展中心特邀鲁迅美术学院专业师生团队现场指导,学生们在漆扇描金中感悟“如切如磋”的工匠精神,在流体画色彩碰撞中释放创意激情。“漆艺讲究层积干透,正如警察办案需耐心积淀,这种艺术与职业的隐喻让我深受启发。”参与学生的感悟,揭示出艺术疗愈与责任担当的深层联结。两校合作不仅带来专业艺术指导,更通过“非遗+心理”“艺术+公安”的跨界融合,开创了心理育人的新范式。
五、以劳健心:耕种心灵花园,培育生命敬畏
“每天给月季浇水时,我都会观察它的成长变化,这种等待成长的过程让我学会耐心,也让我体验到呵护生命的感动。”5月29日启动的心灵花园种植活动中,蒲河校区学生在宿舍旁空地认领花苗,用劳动播种见证生命奇迹。活动将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,参与者在耕种养护中体会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”的哲理,更在植物从幼苗到开花的过程中,建立对生命成长的敬畏之心。“公安工作常会见证生命的无常,这种种植体验能培育学警对生命的珍视之情。”活动组织老师指出活动的深层设计意图。许多学生将种植日记与警务案例分析结合,写下“植物需要阳光雨露,心理也需正向滋养”等感悟,实现了劳动实践向心理建设的自然转化。
五育合璧育新苗,藏蓝心舟正远航。历时一个月的心理文化节,累计吸引5000余名师生参与,活动以“五育”为经,以“心育”为纬,构建起“知识传授-情感体验-行为训练-价值塑造”的完整育人链条。本次活动的创新价值,在于将“五育并举”的教育方针转化为可操作的心理育人项目,德育筑牢职业心理根基,智育培养认知调节能力,体育构建压力释放机制,美育开拓情感表达路径,劳育培养责任担当意识,既回应了新时代公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需求,也为构建‘政治素养+专业能力+心理品质’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样本。
未来,学警心理发展中心将持续深化“五育润心”工程,并在此基础上完善“123456”大心理育人格局,让每一名学警都能以强健的心理体魄,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征程中逐梦向阳、行稳致远。